目錄
導讀
所謂的「大師」,就是讓第一杯和最後一杯咖啡都是同樣的好味道!
本書著重在以「科學」的方式來理解「手沖」咖啡
濾紙濾杯手沖入門門檻低,但潛藏著各種能自由操控、影響萃取的要素
手沖成敗不只考量到「熟練的技術」,其中還包括
- 烘焙度
- 粉的研磨度
- 粉量
- 熱水溫度
- 萃取時間
- 萃取量
只要稍做改變,就能使咖啡產生截然不同的味道
也就是說
「只要能正確地理解其中的法則,人人都能煮出咖啡的風味」
這本書所要傳達的是「萃取」的基本技術,以及控制味道的基本法則
只要理解這些法則,將他們變成自己的知識,靈活運用,
「就有機會煮出一杯專屬於自己的頂級咖啡」
現今,許多沖泡方式推陳出新,
⟐ 法蘭絨濾布(chemex)
⟐ 虹吸壺(syphon)
⟐ 濾紙濾杯手沖(dripper)
⟐ 美式咖啡機(American coffee machine)
⟐ 義式咖啡機(Espresso machine)
但田口護先生依舊秉持著使用濾紙濾杯手沖
而於巴哈咖啡館的手沖咖啡也同為堅持田口護先生的理念
作者簡介
田口護(Taguchi Mamoru)
出生於北海道札幌市。於1974年開始進行自家烘焙。自1978年以來,數度造訪歐美咖啡消費國視察。調查採訪的足跡遍及40多個咖啡生產國。並指導其中幾國的咖啡農園。另外,以Café Bach負責人的身分,指導眾多後進。Café Bach的畢業生活躍於日本全國各地。擔任SCAJ(日本精品咖啡協會)的培訓委員會委員長、會長,致力培養人才。
著有《咖啡飄香100年:咖啡之神田口護的永續經營哲學》、《咖啡館開店教科書》、《咖啡大全》、《田口護的精品咖啡大全》等多本著作。合著有《Café Bach的咖啡與甜點》(田口文子、田口護、世界文化社)。
山田康一
1978年出生,埼玉縣人。
巴哈咖啡館總店長、廠長。
全日本僅三百人的日本精品咖啡協會認證高級咖啡師。
一九八八年從辻調集團(有「廚師界的東大」之稱,世界三大料理學校之一)東京辻學院畢業。進入田口咖啡有限公司(巴哈咖啡館)任職。
2003年起擔任總店長。經常前往咖啡生產國、消費國視察。
2005年在美國加州長灘取得咖啡品質鑑定師證書。
2007年在衣索比亞東非精品咖啡協會(EAFCA)擔任審查員、
2011年擔任巴拿馬最佳咖啡(BOP)的審查員等,有無數在國內外擔任審查員的經驗。也擔任辻調集團校的講師、NHK文化中心講師。
目錄
《序章》在咖啡萃取之前
什麼是「好喝的咖啡」?
一杯好喝的咖啡,猶如商品在加工製造時需要層層把關,不論是種植、揀選優質生豆、以最能引出不同豆種特性的烘焙度、適度烘焙
配合萃取方式的研磨度、咖啡師的萃取將這款咖啡豆發揮的極致。
咖啡的口味雖然是一個人喜好論定
但是客觀來說,你知道「好喝的咖啡」是什麼嗎?
維持每一杯咖啡風味的細節
「從種子到咖啡」-- From Seed to Cup 是精品咖啡的理念,對於咖啡師而言,就是從一顆種子到萃取成咖啡都不可馬乎。
每種產地品牌的生豆都具有不同的特性,配合適當的烘焙度才能引出不同生豆的潛力,想要抑制什麼風味、引出什麼風味、成品的風味,透過具體的實踐,整個過程就是烘焙。
栽培 ➛ 苗 ➛ 採收 ➛ 果實 ➛ 咖啡櫻桃 ➛ 日曬法 ➛ 內果皮 ➛ 生豆
如何定義好喝的咖啡?
去除個人對咖啡的喜好,用「好咖啡」與「壞咖啡」更能作為一個評斷的標準。
如同「好球帶」一般,只要是這個範圍內所提煉出的咖啡,「好咖啡」。
⟐沒有瑕疵豆的優質豆
「瑕疵豆」會嚴重引響一杯咖啡的風味,因此在研磨之前應該將他們完全剔除。
✅《田口護的精品咖啡大全》 對於精品咖啡也有詳細的介紹
⟐新鮮烘焙的咖啡
咖啡的賞味期
1. 烘焙後兩週內
2. 分裝成小份量密封可保存一個月以上
⟐烘焙度適宜的咖啡
烘焙度目的在於將生豆與生俱來的特性發揮到極致,每種咖啡豆最適合的烘焙度皆不同
✅田口護先生在《咖啡大全》中對「烘焙度」有詳細介紹
⟐現磨現煮的咖啡
如果咖啡粉不夠新鮮,就算注入熱水,咖啡粉也部會膨脹
--> 🚫 分裝密封放入冰箱最多只能放一個禮拜
--> 🚫 萃取好的咖啡液儲存 或 重新加熱
好的咖啡定義:
👍 去除瑕疵豆的優質生豆,經過適當烘焙之後,趁新鮮並正確萃取出的咖啡
專家,就是要能「重現同樣的味道」
「咖啡味道的重現」對專家來說,是不可或缺的技術,為了就是要讓上門光顧的常客對「這裡的咖啡好喝」,「今天的咖啡也跟平常一樣」,重現咖啡的原味
認識控制法則,鍛鍊萃取技術
《第一章》咖啡萃取的架構
熱水和咖啡粉的化學變化
萃取就是「引出多少」咖啡豆的成分
旦部幸博先生針對萃取表示:
「咖啡豆的香味成份,是由到烘焙為止的步驟所決定。萃取是『能夠引出多少』生豆烘焙所產生的成分,而成分的多寡就決定了味道。咖啡所含各式各樣的成分,有的成分親水性高、容易溶解出來,有的成分是親油性、不容易溶解出來。只要知道如何利用條件與時間差引出成分,就有可能控制萃取出來的咖啡味道。」
為了引出特定的味道,顆粒大小要一致
顆粒大小不平均,溶出的成分也會不平均
手搖磨豆機、家用磨豆機 與 專業磨豆機所能磨出的咖啡粉精確度都不一樣
如果是使用家用磨豆機,搭配篩網等工具將磨好的咖啡粉過篩、去除細粉,使咖啡粉粒大小保持一致,如此一來更能保持咖啡在手沖萃取的精確度。
「浸泡萃取」和「濾過萃取」的原理
透過萃取,你想引出什麼味道?
下圖為本書整理出「時間長度」及「容易萃取出的成分」
濾紙濾杯手沖萃取準備
濾杯手沖的基本工具和準備
⟐ 手沖壺
✅ 順手比設計來得重要
⟐溫度計
✅ 巴哈咖啡館的基本萃取溫度是82~83度
⟐咖啡豆
✅ 咖啡豆萃取前一定要為常溫,否則會影響風味
⟐量匙
✅ 基本上量匙一杓的粉量就是一人份 (不同廠商間可能有所不同,量匙在使用前應先確認一瓶持咖啡粉的重量)
✅ 淺焙密度高,重量略重
✅ 深焙密度低,重量略輕
⟐濾杯
✅ 本書所使用的濾杯為 巴哈咖啡館 與 三洋產業 共同研發的濾杯 「THREE FOR」
⟐咖啡壺
✅ 建議使用耐熱玻璃材質
✅ 可用刻度作為熱水量的標準
⟐咖啡濾紙
✅ 咖啡濾紙盡量選用適合濾杯的專用濾紙
⟐姿勢
濾紙濾杯手沖的基本萃取
熱水量的控制
進行萃取時,我希望各位精通「熱水量的控制」。拿手沖壺注水時,能維持熱水柱的粗細、穩定,學會自在調節水柱大小,因此必須盡可能減少不確定的因素。即使只沖一人份的咖啡,手沖壺裡的熱水也務必要裝至八分滿(圖表7-2),就是這個緣故。
熱水量太少的話,手沖壺的傾斜幅度會變大,握把的位置也會變得不固定(圖表7-1)。熱水從距離咖啡粉表面約3~4公分高的地方垂直落下(圖表8),熱水柱最理想的粗細是2~3公釐。
step 1 第一次注水
把咖啡粉倒入濾杯,輕輕晃動濾杯讓表面平整(避免咖啡粉過度集中)。
從距離表面3~4公分高的位置細細注入少量熱水;注水時要定量且慢慢畫「の」字,想像自己是把熱水輕輕放在粉上,讓熱水滲透所有咖啡粉。
此時要小心,別直接把熱水淋在濾紙上。
step 2 第二次注水
等到悶蒸結束,再開始第二次的注水。畫「の」字注水,讓熱水滲透所有咖啡粉,小心別讓變成漢堡排形狀的濾過層邊緣崩塌。
咖啡粉愈新鮮,咖啡粉表面就愈會高高隆起,而且會產生質地細緻的泡沫。
咖啡粉不新鮮或水溫太低的話,有時表面就不會隆起,反而會凹陷。極淺焙的咖啡則不太會產生細泡沫。
step 3 第三次注水
從第三次開始,注水的時機是當咖啡粉表面中央稍微下凹時(圖9-10);
原則上要在熱水滴完的前一秒注水。
如果等到熱水滴完才注水,濾過層就會難以復原。
大多數的咖啡成份都是要到第三次注水才會完全萃取出來。
第三次之後的注水是用來調整濃度與萃取量,
第四次注水的水柱要略粗且速度加快。
到達規定注水量,也就是咖啡壺的300毫升刻度時,要在熱水滴完之前先一步拿開濾杯。(圖11-13)
萃取的重點整理
- 使用新鮮的咖啡豆
- 選擇適當的研磨度,粗細要均勻
- 保持適當的熱水溫度
- 充分悶蒸,打造濾過層
- 不可以把熱水淋在咖啡粉邊緣
- 萃取後半段要加速進行
萃取失敗的原因及改善方法
悶蒸失敗的例子①凹陷
如果咖啡層表面中央凹陷、沒有隆起,首先要思考咖啡豆是否不夠新鮮。
即使咖啡豆很新鮮,熱水溫度太低時也會發生同樣情況。
冬天的室溫很低,建議濾杯要事先用熱水煮過、燙杯,完全擦乾後再使用。
悶蒸失敗的例子②噴出蒸氣
在悶蒸的步驟,有時表面會噗滋噗滋地產生破洞、噴出蒸氣;
這是因為剛烘焙好的咖啡豆有很多二氧化碳,
要是咖啡粉磨得太細、或微粉太多,還是說熱水溫度太高......等,這些原因都會使得空氣無法完全排出。
悶蒸不完全的話,咖啡的味道就會亂七八糟。
《第二章》決定風味的6大法則
從咖啡萃取出來的味道成份
- 「香氣」、「醇度」,這些味道是怎麼來的?
- 人的本能會提防「苦味」和「酸味」
- 咖啡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?
- 醇厚的苦味、清澈鮮明的苦味
- 「香醇、順口」的味道,是從哪裡來的?
- 咖啡少不了翹到好處的酸味
- 咖啡的「甜味」,是嗅覺+味覺的結果?
- 萃取時產生的泡沫,是咖啡的澀味
決定味道的六大要素
- 烘焙度
- 粉的研磨度
- 粉量
- 熱水溫度
- 萃取時間
- 萃取量
利用六大要素,控制萃取的味道
《第三章》六大手沖用具的萃取實作
萃取工具的差異
- 活用濾杯的特性,控制想要的風味
- 注水方式,浸泡式和濾過是大不同!
不同工具的萃取
- 濾紙濾杯
- Hario V60
- Kalita波浪濾杯
- Melitta濾杯
- 法蘭絨濾布
- 金屬濾網濾杯
- 法國壓
利用「杯測」,穩定控制每一杯咖啡的風味
- 杯測紀錄,是更接近「職人」的練習
- 日本精品咖啡協會(SCAJ)的杯測法
- 巴哈咖啡館杯測法
【日本TWINBIRD】田口護職人級全自動手沖咖啡機
- 日本製,日本燕三条職人工藝打造
- 日本咖啡教父田口護共同監製
- 仿手沖-六個方向均勻沖泡
結語
將這本書看完一次後,深深的感受到這本書就是寫給初學者接近最完美的「手沖教科書」
書中以淺顯易懂的方式,使未曾接觸過咖啡的新手也能迅速地掌握到萃取咖啡時的重點
田口護先生也提到,如果能熟習本書的道理並運用在實際萃取上,一定能獲得大大的收穫
延伸閱讀
- 【SSH】製作SSH key教學
- 【快速架站】什麼是Hexo? 5分鐘快速架站教學
- 【Python】Quick Sort 快速排序|演算法介紹、新手快速入門
- 【Python】Insertion Sort 插入排序|演算法介紹、新手快速入門
- 【Python】Selection Sort 選擇排序|演算法介紹、新手快速入門
哇 終於找到超詳細的手沖解說,最近剛買了客氣客器切子濾杯,準備學手沖,
一直不太了解悶蒸的用意,感謝版主的分享!
這本書也有介紹到悶蒸的概念,對新手來說是很棒的一本書
咖啡書也太讚了吧
眼睛都亮了
沖泡咖啡是一門學問呢
光看書都可以感受到咖啡的氣味XD
自己在看的時後也都會準備一杯咖啡
現在youtube上滿滿都是咖啡的影片
你把書的大綱介紹的非常詳細耶!
再讀的時候一定很認真的做筆記
謝謝版主的細心分享。
謝謝你的支持~這本書真的很棒~
最近也在研究手沖咖啡但還是初學者~但這篇內容很詳細清楚明瞭~謝謝版主的推薦與分享!
謝謝你的支持~
超詳細的!
現在才知道原來泡咖啡有這麼多的學問
以前都隨便煮隨便喝😅
謝謝版主分享~
我超喜歡喝咖啡的,尤其喜歡咖啡香,只要遠處聞到,就覺得很放鬆!可惜我不會自己萃取,也許未來有機會可以自己試試看呢!
版主真的超級無敵專業的 我本身對咖啡沒有太多研究 只是覺得可以對生活感到放鬆 每次不管走入咖啡店或是拿到一杯美味的咖啡 就覺得今天會是非常美好的一天
謝謝你的肯定~
對我來說跟大家分享有關咖啡的知識真的很開心😀
手沖咖啡感覺很有品味,改天學來沖給女友喝
為女友手沖一杯也是頗有情調的☺
哇!日本職人精神!感覺看版主介紹這本書,同時也飄出咖啡味~ 而且這書好適合推薦給身邊剛好要學習沖泡咖啡的朋友,感謝囉~
謝謝妳的支持~